昨天看到那个新闻,实在很有感慨🥺
其实很多越堤族都有这种情况,夫妻两人👫都在新加坡🇸🇬打工,然后需要把孩子寄托给外人。
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要给婆婆还是外婆照顾,但有时也是有其为难之处。
这里分享以前我和黄小鸡🐥分隔两地的保姆经验,供大家参考👀
黄小鸡🐣出生不久,因为我们不想把他送回去Sarawak,就让他在新山安家。公寓楼下就是他的保姆家。
(我们一般称“保姆”为“奶妈”)
交给奶妈之前,我仔仔细细看了她的家庭环境、家里其他孩子的情况,还问长问短就怕不够仔细。
交给她的那个星期,其实我没上班,时不时过去看一下孩子情况,还有standby有什么突发事件。
我选保姆的考量是⬇
1⃣ 家里卫生环境
2⃣ 保姆谈吐举止
3⃣ 家庭成员
4⃣ 与你的互动/配合
5⃣ 对待孩子的态度
💡 以上五点,如果你察觉任何不对,请不要把孩子的安危置于冒险中⚠️ 尤其你需要保姆帮你顾日夜的话,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那时候我们每天来回,但是没有自己照顾黄小鸡。
因为我们早上4点就得起床,晚上8-9点才会回到家。
我们星期五晚上会去接黄小鸡,星期日晚上又把他送回去给奶妈。
奶妈那儿有他的复印报生纸,以防有什么紧急状况需要认证他的身份。
其实我也想过,每天来回的话为什么不要晚上自己照顾他❓
可是老黄说,如果我们晚上还要自己照顾他,恐怕我们两个人自己先倒,而且对孩子也不见得是好事。
我们要先保得住自己,才能继续照顾小孩。
老黄也说,如果我们俩住在新加坡,万一孩子晚上半夜有什么头晕身热还是有什么状况,我们就不能第一时间立刻赶过去,所以我们选择住在保姆家的楼上。
除了每周定时接他,几乎每天我都会和小鸡奶妈联系。
有时候互通电话,有时候通语音、有时候视频电话,有时候临时去拜访看一下孩子,也交代奶妈有任何情况都一定要给我知道。
黄小鸡的运气很好,他找到的奶妈很不错,可以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。
黄小鸡开始吃辅食、戒纸尿片等等等,都是小鸡奶妈一手照顾的,我每个月都会准备干贝还是三文鱼这些,让奶妈帮忙煲粥给小鸡吃。
但无论如何,当黄小鸡生病时,我一定立刻请假带他去看医生、亲自照顾他,同时黄小鸡时不时要打预防针这些,我也不假手他人。
那时候可谓蜡烛两头烧,可是有什么办法孩子都是自己的,要生就要付出。
直到后来黄小鸡迟语,我们决定把他带进来新加坡。
的确说来很庆幸,我们才在新加坡安家,安顿好才带进来就爆发疫情了。
那时候我写了几篇文章,现在一看部分内容依然适用,大家有需要可以参考:
1⃣ 家有老少,想带进来新加坡?
https://jomshow.com/2020/10/05/bring-home-to-sg/
2⃣ 分享:新加坡早教
https://jomshow.com/2020/09/05/child-care-in-sg/
3⃣ 小孩迟语?不说话?咬字不清? https://jomshow.com/2022/07/30/kid-communication-concern/
这里要强调,如果你真的没有办法自己照顾孩子,你也要至少一星期确认一下孩子的安危,再或者一个月下去带他一两天,也不为过吧。
不要太相信所谓的亲情、友情,用你自己的双眼来看孩子的情况、用你的嘴巴来问孩子的情绪,你定期去看孩子,和偶尔不定期去探访,兴许就能避免一场悲剧。
还有孩子大一点能上托儿所/娃娃班的话,其实你也可以考虑给他/她去半日制,至少也给孩子多接触外界,也许也能让外人察觉任何异样。
孩子那么小,他们没有求助求救的管道… 他们也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,到最后真的遇人不淑,白白牺牲的还是孩子他们……🥺
————(结尾签名档)————
♡来自Sammi Siek♡
留守《走,新加坡》专页,获得即时资讯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走新加坡-Lets-go-Singapore-107400520975362/
加入《人在狮城漂》群组,共聚闲聊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83612073431756/
如果你需要资讯,请点击《来秀吧》网站,里面有我大部分的原创心血。
https://www.jomshow.com
其中包括《covid-19特别专题》、《专题花絮》、《快乐妈咪》、《新加坡大小事》、《新加坡工作资讯》、《旅游好好玩》、《精明省钱》、《贪吃美食》和《文笔空间》